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吳美枝《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2012-03-03 根據統計,臺灣1986年前出生的人口中有近15%感染慢性B型肝炎病毒;而這一大群慢性感染的患者,他們最後可能罹患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樣是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把他們推向不同的終點呢? 根據統計,臺灣1986年前出生的人口中有近15%感染慢性B型肝炎病毒;而這一大群慢性感染的患者,他們最後可能罹患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樣是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把他們推向不同的終點呢?」這是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于明暉教授心裡的一個大問號。 由過去的臨床觀察和研究發現,慢性B肝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有極大的個別差異,有的人有數以千萬計的病毒,也有人的病毒數目少到幾乎偵測不到;而患者體內病毒數目的多寡,似乎和日後發展成何種肝病有某些關聯性。於是,于教授從這裡著手,率領她的研究團隊投入B肝病毒的研究。 「患者體內病毒的數量會有變化嗎?」由於過往的B肝病毒研究都是在某個時間針對個案分析,較少有長時間的觀察。于教授便先針對慢性B肝患者進行長達16年病毒數量的測量,透過龐大樣本的統計分析,于教授研究團隊中的研究生宋豐伃發現,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呈現3種不同的類型。 B肝病毒進入人體後,由於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與施壓,有些可能會藉由「突變」來規避人體免疫細胞的偵測,這種「突變」經常發生在病毒蛋白上某些免疫細胞能辨識的特定地方(即「抗原決定位」)。于教授便大膽猜測:B肝病毒核心抗原序列的變異,會不會和病毒數量,甚至是日後發展成何種肝病有關? 經由研究團隊地毯式的搜索、統計分析和比對,他們發現在550個核心抗原序列位置中,有6個特定位置的變異情形和肝癌發生有很高的相關性;這6個特定的位置,其中有5個是在已知的「抗原決定位」上,證實了B肝病毒的變異和人體免疫壓力有關。此外,研究的結果發現病毒在這6個特定位置的突變情況越多,病毒數量會越少,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突變後,使其自身變成有某種缺陷的病毒,無法再像以往正常地繁殖,導致整體病毒量變少,患者肝癌發生的機率因此越低。 了解病毒在這6個特定位置上變異的情況和肝癌有高度的關聯性後,于教授及其團隊希望這一特點在臨床實用上會有若干助益。因此,研究生宋豐伃接著研發出一種能夠簡化到針對2個突變位置,進行探測與運用「即時聚合連鎖反應分析」的方法,做大規模、有效率的族群分析,這使得日後進行大量篩檢、個人化醫療的生物標記,以及預測慢性B肝患者的發展,有極大的可行性。 透過于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我們了解B肝族群病毒數量長期變化的趨勢特徵,並發現病毒「抗原決定位」特殊的變異情況及病毒數量和肝癌發生有高度的關聯性,這些具體且應用性很高的成果,對於未來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相關附件:《科學發展》2012年3月,471期,72 ~ 73頁 B肝病毒變化追追追 |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B肝病毒變化追追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