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與其他縣市民眾平均餘命差距表 |
同樣都是生長在台灣,台東縣民比起台北市民平均少活8.5歲;如果雲林縣有北台灣的條件,那麼每年就可避免30%的人死亡!公衛學者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陳美霞等人,均認為這是健康不平等所造成,籲請政府應提高公衛預算以及將健康平等列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
正當政府在歡慶建國百年之際,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卻以「建國一百年‧夭壽八歲半」來提醒政府、兩黨總統候選人,要多多關注人民健康的平等性!
「隨著財富分配得不平均,台灣人民中的健康差距越來越擴大。」擔任主持人的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雖然台灣財富不斷增加,然而分配嚴重不均,導致弱勢群體的產生,有錢人過得比較好,又能獲得比較好的健康照護;但是底層人民過得很辛苦,也無法得到好的健康照護。
他以台灣的口腔癌是世界第一為例,罹癌的人通常都是低社經地位,但他們為了討生活,卻不得不靠嚼檳榔來提神。
衛促會理事長、也是成大公衛所特聘教授陳美霞,利用「平均餘命」來突顯國人健康不平等問題!透過這面「照妖鏡」下,可發現幾個令人憂心的現象:區域健康落差大,而且差距正在擴大。
她說,南台灣、東台灣與北台灣的健康情形相比,從1980年代起,差距便不斷擴大,迄今,東台灣民眾比臺北市民眾少活8.5歲!
此外,即便在同一個區域內的縣市健康也不平等。陳美霞說,在相對弱勢的南台灣各縣市間,健康狀況也存在著「弱者越弱,而優者越優」的趨勢,以雲林縣為例,假如它有北台灣的條件,每年就可以避免30%的人死亡,而雲林縣更是過去數十年來,南台灣健康不平等問題惡化最劇烈的縣市。進一步分析雲林縣,也有弱者越弱、優者越優的現象,其中又以台西鄉與麥寮鄉的健康情形惡化最快!
這種健康不平等的情形,可以說是不利的社會經濟條件對個人身心侵襲的後果。從陳美霞教授的研究發現,家戶可支配所得低者、教育程度低者都呈現出健康狀況較差的狀況。
陳美霞指出,台灣健康不平等的問題發展已久,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幾十年來的政治經濟制度的變化,包括,商品化、市場化、私有化、推動新自由主義以及鬆綁政策,都是造成台灣社會兩極化的元兇,而兩黨政府都尚未解決這樣的問題。
她說,要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問題,有賴台灣政府對公共衛生的重新關注。現在每年八千多億的國人醫療保健支出當中,僅有4%(349億)用於預防的方面,與醫療數千億的支出,呈現侏儒化的狀況。這對於要消彌國人之間健康不平等的問題是非常不利。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認為,政府應逐年提升至少1%的公衛預算以及將健康平等列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跨部會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問題以及提升基層衛生所的人力與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