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昨天公布「追捕瘜肉小子」活動成果,去年七百零六人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三百四十五人有瘜肉,並發現十九例大腸癌,年輕族群的大腸瘜肉者增多。
廿一歲的陳先生,昨出席追捕瘜肉活動,領取一萬元健康獎勵金。他表示,平時在便利超商工作,沒時間吃飯,三餐不正常,常暴飲暴食,一個便當五分鐘嗑完;加上熬夜、作息不規律,前陣子常腹脹、肚子悶痛,每隔兩、三個小時得跑廁所,一天至少解便三次,甚至還有六次紀錄,有時沒便意,卻莫名其妙解便,嚴重影響工作。
老闆叫他去檢查,大腸鏡竟然發現瘜肉。因陳爸爸有腸躁症,看到兒子情況就自己主動受檢,也發現二顆瘜肉。
卅一歲莊先生,是典型外食族,三餐一定要吃肉,去年底發現排便次數增加,上廁所很不規律,吃藥仍未改善,檢查發現有一顆零點三公分的管狀腺瘤,由於惡性程度很高,可能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莊先生切除瘜肉後,現在會多吃蔬果、少吃肉。
「大規模糞便潛血檢查,有可能提早發現瘜肉或腸癌。」和信治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志分析九十三至九十八年癌症登記資料發現,大腸癌尚未出現全面年輕化趨勢,但民眾接受篩檢,確實可提早兩、三年發現大腸病變。
陳建志表示,大腸癌發生主因與家族遺傳或飲食有關,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癌,或叔伯阿姨若有多人罹癌,常吃過度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烈酒、濃咖啡、洋芋片、燒烤等,較易刺激下消化道,造成瘜肉或是腸道病變。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徐弘指出,排便習慣改變是大腸癌的主要徵兆,包括便秘、腹瀉、血便、腹脹、肚悶痛、糞便常出現透明黏液等,建議應做進一步檢查,排除腸癌。
「多一分肉,最好吃五分蔬果。」徐弘說,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建議四、五十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或過去有瘜肉、潰瘍性腸炎等高危險族群,應接受大腸鏡檢查。陳建志也說,「一顆瘜肉演變成大腸癌需五年。」呼籲高危險族群每隔三至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期間可做糞便潛血,若發現潛血陽性者,當年需做大腸鏡確診。
【2012/03/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廿一歲的陳先生,昨出席追捕瘜肉活動,領取一萬元健康獎勵金。他表示,平時在便利超商工作,沒時間吃飯,三餐不正常,常暴飲暴食,一個便當五分鐘嗑完;加上熬夜、作息不規律,前陣子常腹脹、肚子悶痛,每隔兩、三個小時得跑廁所,一天至少解便三次,甚至還有六次紀錄,有時沒便意,卻莫名其妙解便,嚴重影響工作。
老闆叫他去檢查,大腸鏡竟然發現瘜肉。因陳爸爸有腸躁症,看到兒子情況就自己主動受檢,也發現二顆瘜肉。
卅一歲莊先生,是典型外食族,三餐一定要吃肉,去年底發現排便次數增加,上廁所很不規律,吃藥仍未改善,檢查發現有一顆零點三公分的管狀腺瘤,由於惡性程度很高,可能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莊先生切除瘜肉後,現在會多吃蔬果、少吃肉。
「大規模糞便潛血檢查,有可能提早發現瘜肉或腸癌。」和信治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志分析九十三至九十八年癌症登記資料發現,大腸癌尚未出現全面年輕化趨勢,但民眾接受篩檢,確實可提早兩、三年發現大腸病變。
陳建志表示,大腸癌發生主因與家族遺傳或飲食有關,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癌,或叔伯阿姨若有多人罹癌,常吃過度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烈酒、濃咖啡、洋芋片、燒烤等,較易刺激下消化道,造成瘜肉或是腸道病變。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徐弘指出,排便習慣改變是大腸癌的主要徵兆,包括便秘、腹瀉、血便、腹脹、肚悶痛、糞便常出現透明黏液等,建議應做進一步檢查,排除腸癌。
「多一分肉,最好吃五分蔬果。」徐弘說,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建議四、五十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或過去有瘜肉、潰瘍性腸炎等高危險族群,應接受大腸鏡檢查。陳建志也說,「一顆瘜肉演變成大腸癌需五年。」呼籲高危險族群每隔三至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期間可做糞便潛血,若發現潛血陽性者,當年需做大腸鏡確診。
【2012/03/10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