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台灣女人真心話 三本書 六個問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蔡美欣(小兒科醫師)/2011-02-16

作為小兒科醫師,幫小朋友打疫苗有如家常便飯,打完後有些輕微發燒、不舒服也很常見,但像前年底至去年初那樣,各處傳來各種嚴重不良反應,實在少見。尤其彰化一名音樂班高三女生,注射完後雙手不停抽動,無法練琴,因為我是彰化人,也上過音樂班,感受更深刻;加上劉小弟往生等等很多令人鼻酸的案例,身為女性,看見今天衛生署控告媒體,回想當初H1N1疫苗風暴,有些話不得不說。

謝炎堯教授昨天投書報端「當然可以質疑流感疫苗」,文中推薦三本書:《藥廠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Drug Companies: How They Deceive U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FDA內部》Inside the FDA: The Business and Politics Behind the Drugs We Take and the Food We Eat;《共犯結構》On the Take: How Medicine’s Complicity with Big Business Can Endanger Your Health。我上Amazon網站瀏覽,對第三本書《共犯結構》尤其感到興趣。作者是曾任醫學界最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總編輯Dr Jerome P. Kassirer。他談到當以「人」為本的醫學界和以「利益」為主的製藥業結合時,所引發的衝突,以及對全民健康的危害;最引人注目的是,藥廠以「學術討論」為名,行「置入性行銷」之實。我要問的是,今天把「藥」換成「疫苗」二字,是否也同樣適用?

事實上,楊志良前署長在自由時報發表「疫苗與總統」後,自由電子報上有一篇貼文,列舉了六個提問:國光疫苗的臨床試驗、疫苗上市後安全追蹤的監測系統、不良反應與疫苗的相關性、利益衝突、論文發表、疫苗等於防疫嗎。文中還提到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發文質疑H1N1是WHO、藥廠、學界這「金三角」共謀,誇大其嚴重性;也提到「利益衝突」,藥廠報喜不報憂的動機。跟上述三本書的探討面向,有許多相通之處,甚至所舉默克藥廠的例子也出現在書中。

身為小兒科醫師,誠摯希望衛生署能放下藍綠惡鬥的心態,站穩「人命關天」的終極關懷,周延檢討疫苗爭議,不要讓劉小弟的媽媽令人心碎的哭訴畫面再次出現!

台灣女人真心話 三本書 六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